对快递业来说,2021年上半年可谓大事不少。
在快递小哥们忙碌身影的交织中,时间的年轮悄无声息地转动。转眼间,2021年已过半。对快递业来说,2021年上半年可谓大事不少——维护快递小哥合法权益、新一轮监管政策来袭、快递包装治理进入法治化新阶段、快递企业启动新一轮提速、资本市场集齐快递“八大金刚”……或令人振奋,或叫人拍手叫好,或让人备受期待。
政策红利
快递小哥联系千城百业、服务千家万户,是“勤劳的小蜜蜂”,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在畅通经济循环、方便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成为行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指出,要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
针对快递员权益保障问题,国家邮政局组织多次企业座谈会,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基层员工的权益保障,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快递小哥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快递小哥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快递小哥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随着《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 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出台,快递小哥权益保护也进入了全新阶段。
作为快递行业的最强“代言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一开始再次肯定邮政快递业的价值作用。2月7日,李克强考察山西运城中通快递分拨中心,了解到今年春节快递需求旺盛,包裹量比平时增长30%,快递小哥响应国家号召,不打烊、不休网、不积压,把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及时送到客户手中。李克强总理说,快递业了不得,是经济活动的大动脉。古诗讲“家书抵万金”, 现在是“快递暖人心”。运城是好运之城,但好运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你们的打拼才能抓住。祝你们运得好,运气好,并把好运送到千家万户。
从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 到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产业,推动流通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产业,物流领域的先导产业”,再到 “邮政体系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一”,邮政快递业的价值不断凸显、作用不断加强、地位不断提升,目前行业已构建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网络体系,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日均业务量约3亿件,日均服务用户约6亿人次,行业服务民生和经济的作用愈发凸显。
治理出拳
春节过后,义乌快递市场掀起新一轮的价格战,甚至出现“8毛发全国”的低价。4月初,百世和极兔两家公司的义乌部分分拨中心因安全问题被义乌邮政管理局限令暂停, 义乌快递价格战进入“休战期”。同月,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明确规定“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6月12日,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在义乌召开的浙江省部分品牌快递企业区域负责人座谈会上明确表示,要坚持依法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竞争业态,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注重联动治理, 重视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加强全国范围内行业自律和市场秩序规范工作,重拳出击治理“黄牛”和“刷单”“以罚代管”等现象,切实保护用户、员工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维系运行稳定、保持良好生态。要共进发展,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趋势合理回归,增强品牌信誉,稳定人员队伍。
国家邮政局、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及行业监管部门积极部署,就市场价格竞争、服务时效提升等重点方面加强立法和工作指导。特别是针对部分区域、部分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不正当竞争等突出问题正加强执法监管,并不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文件持续引导、关心、呵护行业发展, 给恶性竞争念上了“紧箍咒”。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印发了《全市快递市场秩序整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湖南、上海、宁波等地区邮政主管部门也先后指导快递主要企业切实维持行业健康发展,禁止不合理竞争行为。
另一个关注点是,3月12日,《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这是国内首部关于快递包装治理的专项部门规章,对快递企业和用户均提出规定和要求。
《办法》的实施有效加速了邮件快件包装的绿色转型,寄递企业加大力度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建立可循环包装物信息系统,优先使用宽度较小的胶带。邮政管理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加强绿色包装治理, 规范寄递企业绿色包装,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求新求变
2021年第一季度,快递企业业绩的低迷引发广泛关注。以顺丰为例,其第一季度巨亏9.89亿元,而2020年同期净利润9.07亿元。王卫甚至为业绩惨淡公开道歉,称第一个季度真的没有经营好,坦陈在管理上有疏忽,并承诺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季度低迷主要受春节效应、疫后加大投资和价格战等因素影响。未来竞争是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快递企业应当重点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拓展增量空间,提升时效。
值得关注的是,“提速”是快递企业上半年的关键词。先是在4月1日顺丰、中通和京东物流同一天作出提速动作,顺丰升级“时效产品”, 升级后包含顺丰即日、顺丰特快、顺丰标快等三大产品;中通快递推出“标快”产品,实行标准定价,提供次晨、隔晨、次日、隔日等时效承诺。京东快递加大资源投入,强化公铁空跨区网络能力建设,实现省内区内“夕发朝至”、跨省跨区24小时送达的寄递体验。
不甘寂寞的还有“国家队”,中国邮政6月28日正式启动全面提速, 主要涵盖了寄递全面提速、全网邮路优化、航空高铁运力支撑和自有干线车辆的规模不断扩大。此次大提速共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将在全国多省市地区实现运邮次日达。
民营快递企业牵手综合性大型国际赛事也让人眼前一亮——3月30日,圆通速递正式成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官方物流服务赞助商,这是中国快递企业首次承担综合性大型国际赛事物流服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杭州亚运会将成为中国快递企业提升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加速国际化布局、构建国际 物流供应链网络的历史性机遇。
对圆通来说,此次赞助体现了杭州亚组委、亚奥理事会对其综合服务能力的认可,有利于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并持续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有航空资源优势,强化货运航空全球化服务能力,并积极深入布局全球快递综合服务网络,增强全球化综合服务能力。
钱来钱往
5月28日,京东物流正式登陆港交所,资本市场集齐了中国快递物流的“八大金刚”。此次上市,京东物流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41.13亿港元,55%将用于升级和扩展六大物流网络;20%的募资将用于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包括自动化科技、数据分析与算法以及其他底层技术等;15%的募资将用于扩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
未来,对于京东物流来说,如何进一步降低履约成本吸引中小品牌商仍是关键。因为对于大型品牌商,京东物流高效的仓储以及库存管理系统、大数据预测能为其带来较大价值,而庞大的中小品牌商更为看重履约成本的降低。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京东物流还需以更大的力度来提升其市场份额和规模,尤其要发掘更多自身电商业务以外的新增量市场。
继顺丰收购DHL在华供应链业务、圆通收购先达国际之后,中国快递企业再次收购国际化物流企业。2月9日,顺丰控股官宣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份,预计耗资约175.55亿港币。顺丰控股为国内快递行业的绝对龙头,嘉里物流是港股最大国际物流公司,并且在全球货运代理公司中排名前列,此次重量级交易可谓强强联手,未来想象空间无限。
业内普遍认为,通过此次交易, 顺丰可以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能力,完善货运代理及国际业务的战略布局,增强空海货代及清关能力,可以完善顺丰控股端到端的整体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力;可利用规模效应获得对外部航空公 司更佳的议价能力并提高原有仓位装载率,实现双方在国际航空运输环节的成本优化;通过共享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及交叉销售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双方业务的更优发展。
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上下游生态企业的壮大,快递智能装备企业掀起IPO热潮。2021年上半年,中科微至、昆船智能、欣巴科技等企业相继开启IPO进程,标志着快递智能装备市场“起风了”。
ESYE CHINA 2022上海快递物流展作为快递物流业一年一度行业盛会,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互联出海”为主题,将围绕,快递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公司、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包装材料、自动化装备、智能仓配一体化、信息化装备、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等产业化中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为主要展示内容,打造集“展示、商贸、学习、交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覆盖,引领行业专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高标准国际化的快递物流生态圈。本届展会将以30,000平方米展示面积,400家行业企业参与,超过26,000名专业买家,有效提升行业品牌知名度及经济效益,为快递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助力,迎接物流产业新蓝海,专为快递物流行业定制化,展示行业新技术、新装备与全新解决方案。
快递智能装备企业IPO热潮的背后,是快递企业对效率和成本的追求,一方面,业务量大、业务来源分散的行业特性使得高效分拣中心成为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准确性的必要选择;另一方面,快递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快递平均单价逐步下滑,建立自动化分拣中心已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国泰君安证券交运团队分析认为,未来快递龙头是成本效率表现最极致、最领先的企业,尤其对加盟制快递企业来说,能否合理、高效、灵活地安排运输和中转,直接关系到快递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快递企业不断加大对智能装备的投入,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带动了一个新行业的快速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