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企业加速推进“三分”
成本分区、服务分层、产品分类的“三分”已经成为邮政快递业转型升级的共识。1月6日,中通快弟将覆盖城市拓展至15个。同时,圆通推出了以时效升级和精准派送为核心优势的圆准达,韵达特快则升级为智橙网。
诚然,“三分”是高质量转型的前提,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但同时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各企业可在重点地区或细分领域先行先试。
快弟是浙江星联航空货运有限公司(中通控制企业,以下简称“中通星联”)旗下产品,去年11月25日正式启动招商加盟。与传统快递中心集散和末端多频次派送模式不同,中通星联以全国航空干线运力、中通汽运运力及高铁资源三位一体,形成跨域干线运力网,同步在收派两端城市形成动态公交网和城市末端服务网。
“星联时效件”是快弟的重要基础,其在中通网络中优先中转、派送,并在云南松茸的寄递过程中进行了积极尝试。去年下半年,中通星联进行了组织架构大调整,并整合资源、科技驱动,最终推出了快弟。
快弟推出之前,圆通曾在2018年推出了承诺达,试图用全直营模式提升服务品质。但因为成本、品牌等综合原因,仅1年之后便退出舞台。
快递证券分析师徐科(化名)对记者表示,圆通直营模式和中通的类直营模式,本质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圆通思路是先有鸡,即直营B网,但因成本、品牌等原因,没生出蛋。中通是先有蛋,即标快产品,有了一定业务和品牌影响力后,再做一张类直营的网络。“中通模式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
或许正是看到了优劣所在,圆通在推出承诺达后,时隔3年推出圆准达,今年1月在抖音、客户管家、网点管家及菜鸟电子面单平台等渠道上线,面单印有专门标识,在收、转、运、派及客服全流程快速识别、优先操作。这种模式类似于星联时效件和韵达特快。
韵达特快的运营情况在其2020年财报中有相应显示。2020年韵达特快开拓了小米、天猫国际、百丽等一批标杆性客户,日峰值超14万件,累计服务客户超260个。此次韵达特快升级为智橙网,可见其产品分类的决心。
“现在圆通和韵达都是内部产品升级,而中通是独立企业的外部产品。”徐科说,内部产品早期运营成本低,缺点是服务不够稳定;外部起网早期运营成本高,优点是时效和服务更好。“企业需要根据资金实力和战略规划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案。”
高质量转型,首先要分析行业发展现状。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预计达到1085亿件,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快递专用货机保有量超过130架,高铁运输快递线路超过1500条,高运能大型干线车辆达2.85万辆。大型分拨中心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枢纽转运中心基本实现自动分拣全覆盖。末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乡村共配网络加快构建,智能快件箱规模稳中有升,公共服务站达到16.1万个。
“产品分层是服务升级的必然结果。”徐科表示,从供给侧来讲,产品升级的背后是能力升级,在头部快递企业基本完成前期建设后,数字化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具备了产品升级的基础。从需求侧讲,中高端电商件数量增长,可以在流量积累期过后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升级落地难的问题。
在硬币的另一面,是长期困扰邮政快递业的“价格战”。2021年,主要“产粮区”快递单价曾低于1元。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竞争方式,带来了市场份额的提升,却动摇了加盟制的根基——末端网点微利或亏损,快递员派送“增量不增收”。
随着去年下半年行业监管政策趋紧、派费上涨等原因,快递价格逐步修复。尤其国家邮政局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局长马军胜明确提出反“内卷”,发出了制止“价格战”的强烈信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邮政快递业站在1000亿件的新起点上,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在同质化的电商快件中,找到更好的升级产品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说。他也提醒说,转型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
“产品分类是重要方向,但要在现有模式中突围,产品很重要,网络的优化升级、稳定畅通更重要。”赵小敏也表示,如果现有网络出现“跑冒滴漏”的苗头,那么推出新产品的风险是很大的。
赵小敏认为,推进产品分类有4个关键因素,分别是现有网络质量的稳定性,全网运营能否满足高端产品的节奏,末端人员、车辆储备情况,以及时效、服务与现有产品的差异性。如果价格不能合理回归、快递员权益不能全面保障、资源不能有效整合,那么产品升级的难度很大。“产品分类,还是在重点区域或细分行业先试先行,例如中通在松茸寄递中试水快弟;圆通利用赞助亚运会的机遇,在体育用品中重点推广圆准达。”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观察人士则认为,愿景虽好,但难度较大。分类产品最终还是要靠末端网点揽收和派送,如果件量不足,车辆空载率较高,优先发运会推高整个网点的短驳成本;在业务量较少的情况下,优先派送会打乱快递员的揽派节奏,影响整体派送时效。“加盟商在微利的情况下,能否跟上总部的节奏?分类产品的价格如何制定?如果仅比现有产品高1元,能否支撑优先派送产生的额外成本?”
上述观察人士表示,产品分类的最好方法是将业务选择权交给消费者。目前电商快递的选择权在卖家,价格是首要衡量标准。如果电商与快递有效沟通,在购买商品时,可以由消费者自主选择不同的投递方式和时效,并支付相应的费用。这样才能大规模推广产品分类。“推出新的产品,前期肯定要承担较高的成本。虽然难度不小,但产品分类是发展方向,企业也要在不断试错中前行。”
快递物流与供应链|自动分拣|智能搬运|自动识别|智慧仓储|智能配送|智慧物流|绿色包装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上海市仓储与配送协会、上海市物流协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专业委员会 、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德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江苏省快递协会、浙江省快递行业协会、安徽省快递协会、河南省物流协会
快递物流展参展、参观:周彬18721959001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