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展资讯】一张面单的快递旅程

快递面单的科技之路。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提升”的转变,我国邮政业正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电子运单、手持终端、智能快件箱……任何微小的创新乘以百亿的件量,都足以汇成行业进步的巨大洪流,带动社会经济降本增效,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是一张快递面单,祖国的大江南北几乎都去过。怎么去的?看着我这单薄的身躯,你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的快递业可发达了,只要你想去,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诞生 瘦身 进化

不过,最初我可不长这样,那时候胖多了!
从快递行业诞生之日起,我就承担着记录快件原始收寄信息及服务约定的功能。
最初的我,有些臃肿,所用的纸张一般为四联或者五联多联复写纸,可分为普通条码单和背胶条码单。普通条码单需配合快递袋使用,背胶条码单最后一联可撕开贴在包裹上,常规尺寸有217毫米×127毫米、230毫米×140毫米、230毫米×127毫米、240毫米×150毫米等。
那个时候,通常需要用户或收派员通过手写完成快件相关信息的填充。“大头笔”时代说的就是这时,有时候潦草的字迹着实让分拣中心的分拣人员及末端快递员挠头。与此同时,面单上记载着寄收件人姓名、联系方式、地址以及所寄物品属性、数量等信息。
虽然“多联复写”可以确保快件相关信息的一致性,即使发生异常,寄件方、收件方、快递企业等可凭借各自留存的面单联作为处理异常问题的依据,但其弊端也是不少。
首先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在快递流通过程中,要经过多次流转、分拣,“裸奔”的面单信息在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泄露。其次,多联复写的面单制作复杂,成本较高,对纸张造成巨大浪费,且客户寄收快件时还要从包裹上抽取相应的面单联,影响流转效率。再者,由于多联复写,一旦填写出现错误,对应的运单号将作废。最后,企业需要对快件进行电子化,受到面单本身的限制,需要设置录单环节,增加人力、物力成本,拉长配送时效。
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快件量也与日俱增。逐渐地,我臃肿的身躯难以适应行业奔跑的节奏,因此,我开始了瘦身之旅。
2012年时,我瘦身为电子面单,使用的是不干胶热敏纸,只有上下两联。但那时很多人对我还不是很了解,2013年开始,有快递企业把我推荐给他们服务的大客户。
与瘦身前相比,我的出单效率更高,1至2秒便可打印一张,速度是传统面单的4至6倍。同时,我也不那么爱出错了。因为电子运单不需要把快递单和订单信息逐一匹配操作,在订单信息申请快递单号的时候就已完成了订单匹配,而且不用手工填写,节省了快递员识别运单的时间,同时有效避免了因快递信息输单录入时出现偏差而导致货物投递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再者,我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并且因纸张数缩减、面积缩小等,我也更加环保了。在成本方面,传统面单是电子面单成本的2至3倍。
更为重要的是,电子面单去掉快件录单环节,提高了分拣效率,进而提升快递处理效率,有效提高配送时效;且面单的信息容量大,在预设的空白处还可印刷促销活动或进行企业推广,可实现更多价值。
一举多得,可谓好处多多。
不过,在电子运单标准还没有统一之前,各企业的规格不尽相同,同一区域功能也多不相同,这给电子运单打印过程中数据的对接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例如中通快递早期电子面单尺寸为100毫米×190毫米,圆通速递早期电子面单尺寸为100毫米×150毫米。
2014年5月,菜鸟网络联合“三通一达”等14家主流快递公司推出公共电子面单平台,免费提供给卖家使用,卖家可以自由选择合作的快递公司。国家邮政局制定的《快递电子运单》邮政行业标准(YZ/T0148-2015)于2016年3月1日开始施行,它规定了国内电子面单的类别、组成及规格、区域划分及信息内容、技术要求、环保、试验方法、运输和贮存等要求,这为电子运单发展定下了基调。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契机,我的使用率极速上升,也带动着快递与电商跨进发展新纪元。再往后,我甚至穿上了“衣服”,成为“隐私面单”,你会发现收件人的姓名、电话都有一部分信息被“隐”去了(以*号代替),快递员用手机上安装的圆通自主研发的派件软件一扫,就能自动拨打收件人的电话,这样能够较好地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二维码、条形码,越来越多的信息保护措施正在普及。
除了菜鸟的快递电子面单平台外,新晋社交电商拼多多和抖音也开发了相似的“池子”。
我快速铺开的背后,与快递、电商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单量密不可分,商业和技术的互相交错难分肇始。
那时候,快递包裹主要以“淘系”为主,2016年淘宝天猫“双11”成交额超1000亿元,2017年超1500亿元,2018年则超2000亿元……很难想象,如果电子面单未面世,快递业该如何应付这些指数级上涨的快递单量。
因推动中国快递业进入数字化时代,2019年4月,“菜鸟电子面单项目”获得了邮政业最高技术奖项—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在电子面单推进前后,各家快递公司巨头也加大了信息化投入。有赖于数字化能力,复杂的激励、结算机制得以形成,支撑中国快递进入数字化快车道,智能分单替代人工分单使全网实现了自动化,创下成本效率双一流的世界领先水平。
整装 穿行 调整

乘着这股信息化的东风,我也有幸随着快递包裹一路见证了邮政快递业的科技化过程。
2016年11月,guo家邮政局审议通过了《国家邮政局关于促进邮政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当年第14次局长办公会上指出,“十二五”时期,邮政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对促进邮政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行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四大目标和“服务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科学化”“协同信息化”“运营绿色化”“运输高效化”六项任务。
秉承这样的方向,邮政业的科技创新迈上了新征程。
在收件环节,快递员验视身份证信息与所寄物品之后,持巴枪或手机扫一下我,输入姓名、地址等信息,几分钟便可完成寄递。如果是在近些年兴起的快递驿站里,你或许还会享受到另一种便捷的寄递方式:打开包裹,将其放置在智能一体机上,称重与扫描,核对身份证,出单、贴单,即使没有工作人员的帮助,你也可以完成寄件。还有一种无人寄递方式在“中国快递之乡”桐庐开花结果。在桐庐县政府办公楼后,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企业的自助寄递柜整齐排列,用户可以在打包平台自行打包,墙角对着打包平台拍摄的监控设备可以进行开箱验视。打好快递包裹之后,历经支付宝或微信扫码进入程序、称重计算价格、打印粘贴快递面单、把快件装入打开的隔口等几个环节,一件快件的无人化收寄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把包裹拉到发件网点的环节了。
如果我身后的包裹是一件生鲜产品,那我们可能会走上专门的运输通道哦。
在四川蒲江,申通快递专门开通了水果专线,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了西南地区首家电商生鲜水果集散中心。
进入这个物流中心,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流水作业分拣处理设备,现场转运中心建有35条进出港伸缩机,物流中心的后端则建有多间生鲜水果保鲜库、纸箱包装厂。经过大小筛选以及清洗,顺着流水线,当地的猕猴桃、丑柑等水果便会从产地直接运往全国各地。
与传统集散分拨中心不同,针对水果的特殊性,该物流中心还从线体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并且实行24小时作业,采取随到随发的循环式发车,极大地提升了物流运输时效。因为减少了中转流通环节,电商水果的破损率也会得到较好控制。
这个环节体现了快递业的大数据运用,如路径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商品特性、规格以及客户需求,制定速度更快、更佳的配送路线。
2017年,智能分拣机器人“小黄人”火了。无论是EMS、京东,还是申通等物流公司,纷纷使用起了“小黄人”快递分拣机器人。你看,分拣中心以及仓库内,它们载着贴着我的包裹按规律穿行。
顶部装有自动翻转的黄色托盘的“小黄人”,密密麻麻、成行成列地在一个空旷平整的平台上有序穿行,通过与工人的默契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快件的分拣作业。而且“小黄人”占地面积小,运行速度可达到3米/秒,每小时就能完成20000件包裹分拣,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因此可以减少70%的人工。更奇特的是它可以自动充电,且充电5分钟便能运行4小时。
再出发 再征战

不过,或许由于场地限制,也或许由于其他原因,后来这种“小黄人”似的智能分拣机器人很少在转运中心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自动化流水线。
从货车开到派送中心站台开始,我和包裹便开始了我们的旅行。卸载、送上运输带,经过安检机、“八面”扫描仪、分拣、装袋、重新分发,不多时我们便能走完全部流程。
巨大的环形流水线高速运转,大件小件的包裹经过扫描后自动从托盘精准滑落到分拣口;无人货车从分拣口接过包裹,跑到派送部的另一头,等待我们的是开往全国各地的货运车……
有时候我还会被装进冷链车里,在炎热的夏季,别提多美了;有时候,我也会被贴在保温箱上,不管怎么样,沿途都是一路美景。这里必须自豪地提一句,很多时候,如果和我在一起的包裹价值较高,或者是文件类的快递,我还有可能在天上飞一遭呢!
前两年,国家大力推行5G技术,我在分拨中心、物流园以及大货车的系统里可以明显感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飞速发展,一切好像有了更多可能。有快递从业人员还在讨论,未来会不会在派送端也实现可视化。虽然现在奔跑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员携带拍摄仪器的并不多见,但他们的智能呼叫系统着实很方便。
扫一下我,云呼系统便用拟人化的声音通知收件人快递包裹到了。是否送到家,是否放入快递柜、快递驿站,或是放到指定地点,末端派送的选择多了起来。快递员们再也不用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过去,等着用户接电话了。因此,他们派送的效率更高了。10年前,一个快递员一天的派件量可能不到100件,如今,他们一天可以递送的包裹翻了好几番。
除了快递员的递送,无人机、无人车等也成为末端派送的补充之一。今年5月,在芦茨村,中通无人机启动应用试点。与乘坐大型飞机不同,无人机体积小多了,但它的本领却不小。由海燕EL-61机型承担,该机型最大载重15公斤,可以有效飞行30分钟,有效航程超过20千米。试验时,工作人员从芦茨村快递驿站将我和包裹配送至青龙坞、白云源与严陵坞等3个自然村。根据运力预测,无人机在这里的日均配送量约50至80件,这助力桐庐从“行政村到自然村”层面的快递进村。
怎么样,这趟旅程够不够酷炫?
告诉你们哦,快递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地科技创新,得益于国家的长远规划。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补好基础研究短板,突破应用研究产业化瓶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在趋势中把握方向,邮政快递业才有了如今的成绩。
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邮政业基本实现服务功能多样化、寄递服务快捷化、内部作业机械化自动化和生产组织信息化:行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北斗导航等技术广泛应用,助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数据分单、数据派单等技术应用,推动行业实现了作业环节和路由管控智能化,提升了快件运转效率;智能安检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语音申诉处理系统和寄递地址编码等重点研发攻关不断取得突破;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在多家企业试点及投入运营,行业全自动分拨枢纽超过370个。
此外,邮政业也建立健全了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监督机制,进一步提升邮政科技集成创新水平:行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得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行业企业、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四位一体”的科技研发体系逐步构建,科技集成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研发、标准、认证体系进一步健全,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42家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获得认定;制定修订5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邮政业标委会成为11个“一级”专委会之一。
如今,有邮政业助力的小康社会又开启了新的一页。新征程中,邮政业必将向着高质量发展继续进发。
2022上海国际快递物流展

时间:2022317-19日

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上海市仓储与配送协会、上海市物流协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专业委员会、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上海德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江苏省快递协会、浙江省快递行业协会、安徽省快递协会、河南省物流协会

ESYE CHINA 2022快递展,作为快递物流业一年一度行业盛会,以“科技创新、科技赋能、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为主题,将围绕,快递物流与供应链、自动化装备、快递展、AGV机器人、物流展、信息化设备、新能源物流车、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内部物流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打造集“展示、商贸、学习、交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覆盖,引领行业专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高标准国际化的快递物流生态圈。本届展会将以30,000平方面积,450家行业企业参与,预计超过36,000名专业买家,专为快递物流行业定制化,新技术、新装备与全新解决方案。

展会详询:周彬 18721959001 了解更多解会详情

文章来源:快递杂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快递物流展 » 【快递展资讯】一张面单的快递旅程
热线电话
展位预订
QQ客服
  • QQ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子邮箱
  • 电子邮箱
关注微信
  • 扫一扫,预订展位
回到顶部

ESYE 2023上海快递展专为快递物流行业定制化,展示行业新技术、新装备与全新解决方案

展位预订联系我们
展位预订